传媒六艺大讲堂 | 中国艺术研究院贾磊磊教授为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师生作线上学术讲座

来源: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发布时间:2022-04-29浏览次数:170


2022419午,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贾磊磊教授应邀为太阳成官网师生开展了题为《电影与国家历史的集体记忆》的学术讲座,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副院长冯晓临主持讲座,学院百余名师生在线聆听了贾磊磊教授的学术分享并互动交流。



讲座重点围绕集体记忆是点燃历史的“灵魂蜡烛”、亚洲在国家历史叙述上的通约性、电影建构的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三部分展开系统深入的阐述首先在第一部分的讲述中,贾老师对“集体记忆”理论的提出做了相关背景的介绍,并举例分析了犹太人对于历史记忆的强调,同时引出“灵魂的蜡烛”这一抽象概括的深刻内涵,即用影像的铭文镌刻历史。贾磊磊教授认为电影的重要价值在于:“电影对于我们两个国家的人民而言,从来就不是娱乐的游戏、消费的机器。电影对于我们来说,是被大家关注的大众传播媒介,是被国家指认的社会公器,是全民共有的铭记历史的存根,是启迪心灵的人生故事,是教育后代的正义铭文”。


多数亚洲国家都曾经历过一段黑暗的殖民时期,尽管各民族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但电影对于反抗外敌侵略的主题都有着共同的表达意愿,都有着共同的民族情感。这正是贾磊磊教授提到的电影艺术中的文化通约性,“这些民族在电影中始终贯穿着一种反殖民主义的叙事主题,它是中国在电影艺术领域共同表现出的历史使命,进而形成了我们与亚洲国家在电影艺术领域的文化通约性”。贾磊磊教授在讲座的第二部分结合反殖民主义侵略电影的案例对亚洲国家特定的电影叙事主题进行了深度解读并提倡亚洲电影就此可以进行深入、广泛的艺术交流与文化对话。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中,贾磊磊教授指出了一个在电影艺术创作不容忽视的问题:叙事文本与历史文本的裂缝。他表示:“我们的很多片子都‘折’在对于过去历史讲述时所秉承的历史观与价值观上。也就说在社会历史的总体判断上,我们的电影所提供的叙述文本与过去所发生的社会历史文本存在着深度的裂缝,个人对于国家历史的表达如果作为我们的集体记忆,可能会导致对于历史的曲解和误读”。



讲座结束后,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就漆文博同学提到的近年来武侠电影呈颓势发展态势这一问题,贾磊磊教授作出了深入的解答。他认为,首先这是电影市场的一种正常热潮轮换自然现象,武侠片在五十年代风起云涌,但随着历史的变化其热潮逐步褪去,我们面对这一现象无需悲伤,其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武侠电影实则并未消失,而是分解到不同电影样式之中,如在影片《长津湖》中的动作设计,最后我们需认识到现如今电影处于是一个兼容的时代,各种不同类型与风格会兼容到一部电影中,这是电影市场的需求所决定的,单纯的片中很难吸引观众,只有把不同类型的电影综合在一起,作为一种兼容主义的美学电影其票房和市场占有才会更高。


冯晓临老师对此次讲座作出总结,贾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为我们打开了另外一种观看电影、研究电影的新视角,疫情过后诚挚邀请贾老师能够到亲临太阳成官网,和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学术探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