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列讲座 | 人民日报甘肃分社社长董洪亮为太阳成官网师生作学术讲座

来源: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发布时间:2022-04-13浏览次数:191

2022年1月5日下午,应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邀请,人民日报甘肃分社社长董洪亮为太阳成官网师生做了主旨为“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塑造灵魂,大力推动西部传媒发展”的线下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徐兆寿院长主持,王德祥书记等全院师生共同聆听。董洪亮社长首先对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迎来120周年校庆表示了祝贺。接着董洪亮社长讲述了三个方面的观点,其一是西部更需要传媒高质量发展。其二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培养新闻人才的重要性。其三是全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


图片

  

“西部为什么更需要传媒高质量发展”?我们国家现在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区域不平衡,所以西部发展确实需要传媒的力量支持和支撑。以他个人为例,三年前当他得知自己要来甘肃分社工作的时候,除了兰州之外,他只知道敦煌、天水、武威、酒泉等很少几个城市。这个问题说明他自己对甘肃的认识不够之外,同时还说明西部传媒包括甘肃的媒介还不够发达,对外的传播还不够广泛。但他来甘工作之后,发现西部尤其是甘肃,有非常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譬如甘肃的四个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张掖、武威和敦煌。先秦的秦文化、凉州文化、红色文化等都在甘肃传承、积淀,甘肃文化非常的厚重。徐院长的大作《西行悟道》,也确实对传播西部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就国内而言,甘肃确实需要传媒的大力发展,因为媒体可以向外界,向甘肃以外,向西部以外,向中国的东部中部甚至向世界树立我们的形象、提高我们的名誉度和知名度。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培养新闻传媒人才,为什么很重要呢?通俗些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在新闻院系,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的学生的头脑里搞建设。说的理论性一点,就是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灵魂。新闻大家都公认不是照镜子,镜子反照出来的人像、物像不是新闻。不管承认与否,新闻肯定是由记者编辑,由新闻工作人员主观化地写作出来的东西。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就没有绝对的百分百的纯客观的新闻。其实传媒,包括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研工作,跟我们的政治模式与国家的强盛是密切相关的,否则我们没这个自信。现在我们探索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新道路,这是我们中国的贡献、中国的智慧、中国的方案。特别地,面临复杂的国际局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我们的学子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站稳中国的立场,站稳人民的立场。总社工作的新闻实践给董洪亮社长提供了一个直接的体悟:“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到田间地头找感觉”。人民日报社的先辈和领导们实践、探索并总结到,“我们的笔下有财产万千”“我们的笔下人命关天”“我们的笔下有是非曲直”“我们的笔下有毁誉忠奸”,而这样的总结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实践中的运用所得。

  全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发展,董洪亮社长以《人民日报》的融媒性做了讲解。人民日报社目前有420多个发布平台,主要是新媒体网络,覆盖人群达11亿多,主要的形式有报、刊、网、端、微、屏等十多种形式。手机上《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量是2.72亿,说明媒体融合的全媒体时代,移动端的覆盖面,确实是有很大的先天优势。2019年,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探访了媒体融合,重点看望了媒体、电子日报等等。之后,他发表了重要的讲话,提出《人民日报》要发挥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和引领作用,扩大三个覆盖面:地域、人群和内娱。新技术对媒体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尽管是全媒体时代,传统的媒体——纸媒,像《人民日报》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优点和特点概括来讲就是“深”和“广”,而移动端客户端的优势是“快”。纸媒“有深度、有思想性、有判断力、有认识、有关联、有思想”,就是“深”的体现。在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全民发声,舆论场面比较混杂。因此,从什么立场和观念来认知、评判热点事件,取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显得尤其重要。当然,比信息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点,这才是决定一个人有没有想法,有没有创造性的关键因素。传统纸媒的“深”和新媒体的“快”各有千秋,这也就是它们不能相互替代的原因。他认为,这两种媒体不可偏废,要力图为大众带来更多幸福,更多民生方面的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