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邀请,2022年1月5日晚上,新华社甘肃分社副总编辑姜伟超为太阳成官网师生做了主旨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向先辈学习,做正义的守望者”的线下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徐兆寿院长主持,王德祥书记等全院师生共同聆听。

姜伟超强调,“跟着党走,不枉人民”,新闻传播在我们国家和我们党的历史上,都是重器大器,必须要掌握在党的手里,必须要对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非常大的主题领域,领域大到让人研究一生,但是新闻观很小,小到可以变成一滴墨水装到我们的笔里面去。马克思主新闻观要好好的研究,更应该加强实践。习近平同志在5年前的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曾经生动地比喻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他说,“山无脊梁要塌方,人无脊梁会垮掉”,深刻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党的新闻舆论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总书记还强调,“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来说,他觉得这个大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核心,新闻观是新闻工作者的精神方向和力量源泉,决定了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导向。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新闻观,就有什么样的新闻舆论工作,任何新闻舆论工作都受一定的新闻观支配。总之,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南。
今年是新华社建设90周年,它比中国共产党小十岁。新华社的家属院里有两尊雕塑。姜伟超每次经过雕塑,都会停下脚步看看。其中一尊是一部陈旧的电台,是当年从敌人手里面缴获来的。1931年11月7日的夜间,中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消息就是通过新华社的电波传向了世界,就是用这个电台发出来的。另一尊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叫《红色中华报》,由新华社前身“红中社”创办。每当看着那两尊雕塑的时候,他的眼前就浮现出一幕幕壮烈的景象。先辈们在民族危难之际跟着党,由此生生不息,代代相承当年的卓越奋斗,凝聚成一股精神,让后来人沿着他们的足迹成就了如今的个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作为我们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南呢?因为有了指导思想,才有了脚踏实地,才有了爱岗敬业。姜伟超进入新华社十多年来,看到了很多前辈把新闻当成毕生的追求,成为后人的表率。他认识的一些老同志,现在还终年终日的值夜班。“太阳不睡”,他们这种无怨无悔的回答折射的是为新闻事业奉献的光芒。有一位已经退休的老编辑曾说,每当他走进办公室坐在稿签纸前面,就感到非常满足,也非常幸福。不仅是他,很多身边无数的精英,为国内国际新闻传播呕心沥血,把青春和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新闻事业。我们的这个队伍在党的指挥下日益壮大。这队列中的成员勤奋敬业,在每个时期都活跃在国内各个领域和世界各个国家地区,深入一线了解民情。凡是优秀的新闻力度,必定与党的大众方针相关,与人民的呼唤息息相同。
我们读到的一篇篇的华丽出彩的新闻稿件,有的是在和平年代里书写的,也有的是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诞生的。我们曾经看到祖国的记者的鲜血留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直到现在,新华社每年都会看到年轻的编辑和记者因为工作劳累而早早地离开我们。我们还看到了面对新冠疫情,无畏的新闻人逆行出征、钟情于党、心系人民,都是党的喉舌耳目,有众多新闻精品问世,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撑。我们的抗疫胜利是国家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医务工作者的胜利,也是科研的胜利,更是我们新闻传媒的胜利,是舆论的胜利。
当前,在实现百年复习的大背景下,我们已经强烈的感受到西方对中国的打压,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自觉抵制不受西方新闻观的影响,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在众声喧哗的舆论生态中保持清醒,不为杂音所扰。现在,新华社包括我们甘肃分社主要的工作,大部分的精力都是用在了对外宣传上。也就是说,在国际上要争取有利于我们的地位,这就离不开对西方言论的一些判断、抵制与反驳。比如说,新华社的新疆分社,它今年一年就没有干别的,基本上只做了对外宣传。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各项建设,维护社会核心稳定的舆论范围,成为党的政策与主张的传播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正义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