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 徐勇、陈少虹与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学子在厦门交流"新冠疫情中的文化之变"

来源: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发布时间:2020-12-09浏览次数:928

  2020年11月28日,应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邀请,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徐勇教授、电影《流浪地球》策划人陈少虹就“新冠疫情中的文化之变”为题与前来游学的师生进行交流。活动由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院长、甘肃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徐兆寿主持。博士生林恒、巩周明、何田田、刘芳以及硕士研究生王顺天、冯树贤等人参与了此次交流活动。



  陈少虹结合自身创作以电影制片人、策划人的身份分享了制作电影的经验,并从中国电影发展现状与当下电影市场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未来电影发展趋势。她认为在疫情的冲击下,中国电影发展虽然缓慢,但却仍然拥有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对青年电影人来说,切身实践与创新意识应该是一个电影人必备的素质,只有创作出优质的内容,观众才愿意为此买单。在谈到科幻电影的时候,陈少虹表示中国当下非常鼓励这类题材电影,也将会有更多电影人投身这一序列,未来的科幻电影将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




  徐勇认为科幻电影在中国不发达的原因是因为定位问题,在西欧科幻片也是灾难片,而我们缺少悲剧式的认可与发掘,不注重灾难文学,现在所讲的科幻也就是近几年所阐释的科幻,科幻文学与科幻电影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所以中国的科幻电影市场还很广阔。



  徐兆寿在谈到中国科幻片时提到了一个观念:中国人要有自己的科幻片,这种科幻片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道法自然状态当中,今天我们谈论的科幻片是以西方文化思维为方法,要么是破坏地球,要么是拯救地球,然后在浩瀚而空虚的宇宙中要重新寻找栖息之所,结果将人类置于一种孤独、焦虑和不安的生态系统中,这是要反思的。中国古代玄幻类小说也可以说是科幻小说,比如《西游记》等,只不过和西方表现方式和内容上有所区别,所以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发展方向还是要基于中国文化,要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去重建地球生态,然后再探索宇宙世界,在此基础上,中国才能产生出独有的不同于西方的科幻作品,也才能给人类以贡献。疫情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也给了我们新的思考,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冲击,中国电影事业将何去何从,仍是一个需要我们探索的过程。



  随后,徐勇与徐兆寿以及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博士研究生们就如何看待中西方文明、现当代文学,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继承鲁迅先生的遗产,重新认识国民性和“拿来主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