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三点,在文科实训楼六艺影视厅,由中国高教影视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老师为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师生作了题为《试论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影响转化》的学术讲座。本次学术讲座由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杨光祖老师担任主持人。
讲座开始,陈旭光教授主要以四个方面论述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影响转化。第一,道与艺:中华文化(美学)精神和中国艺术精神之思考。第二,前提与条件:中国艺术精神现代转化的当下性问题。第三,中国艺术精神现代转化之一:写意、意境与乐舞。第四,中国艺术精神现代转化之二:民间艺术精神或边缘文化精神。
就“道与艺”而谈,陈旭光教授认为,“一代一代的学者和领袖,对中国文化命运、现代文化建设和艺术发展有一种战略性启迪。立足的是古代,帮助的是当下,考虑的是未来。所以它凝聚了20世纪以来特有的文化遗址和文化冲撞。无论中华文化精神、美学精神,还是中国艺术精神,都是中国研究的聚焦点。”
之后,陈老师指出了中国艺术精神现代转化的前提和条件,分别是电影本体语言特性、文化转化的“文化折扣”问题、电影的大众文化性、当下语境。
就“写意、意境与乐舞”而谈,他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文本中是比较重要的艺术精神有:温柔敦厚的儒家伦理美学精神、文人化的写意美学精神、飘逸潇洒的意境美学精神、繁复奇丽的美学大众美学精神、怪奇的鬼神炫奇美学精神,等等。
之后,陈旭光教授特别强调了“民间艺术精神或边缘文化精神”这部分的内容。首先,错彩镂金、浓墨重彩的民间艺术美学与世俗文化精神是中国艺术精神中特有的、经验的而非超验和出世的一支在电影中有很多精彩的表现。其次,在中国文学艺术中存在一种另类、边缘化的“奇异的艺术风格”,如“刚健清新”的民间文艺是主流文艺的重要补充,再如“不登大雅之堂”的鬼神文化是中国社会颇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民俗文化。
通过以上四个内容,老师和同学们对中华美学、艺术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除此之外,陈旭光教授还耐心细致地为在场的师生解答心中疑惑。最后,通过杨光祖老师的总结,此次讲座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