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晚7点半,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陈克恭教授和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马如云教授于教学四号楼一楼演播厅讲授《中国太极图理论的数学模型及应用》,本讲是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举办的“重返经典”电视大讲堂活动第二十八讲。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数信学院、美术学院、物理学院师生一百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由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新闻学院)院长徐兆寿教授主持。
徐兆寿教授在主持时说,太极图来自于中国古老的《易经》学说,《易经》包含义理、象和数三部分,但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儒家将义理部分继承了下来,象与数的部分则流散于民间,有些为道家继承,而陈克恭教授与马如云教授的研究恰恰是还原易经文化中象与数的传统,同时,也是从今天数学的方式重新来解读《易经》学说,这一研究非常有意义。
讲座由马如云教授主讲,他首先讲了本项研究开始的动因,即由陈克恭教授过去在张掖工作时发现沙水系统变化规律后提出的太极图原理,他认为这一原理应当能在很多地方可能运用,同时也可上升为普遍的哲学原因。陈克恭教授还认为,这些原理应当可以用人类普遍运用的语言数学能够证明。在与陈克恭教授多次的交流后,马如云教授受到启发,开始用数学深入研究,将阴阳理论数量化,努力克服传统阴阳理论“长于定性,短于定量”的不足,坚持数学“简化问题到最简,还要保住问题本质”的原则,从而研究出太极图定量化模型,这也成为了计量哲学的开端,并将我国阴阳学说运用勾股定理和欧拉公式来进行阐释。马如云教授用大量公式及现有理论定理证明了太极图理论的正确性且详细介绍了阴阳鱼分界线的函数表达式。
然后,马如云教授简要阐述了太极图理论在二十四节气和人的成长过程等方面的应用,最后,他还从传播学的角度介绍了“六度分离理论”(即一个人最多通过五个人就能认识任意一个陌生人)和谎言传播理论等。
陈克恭教授随后深度讲解了他为什么提出用数理的方式来表达中国哲学太极思想的初衷。他首先介绍了他在张掖市任市委书记时所面临的天然绿洲和人造绿洲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发他关于生态文化的一系列思考。他来到西北师大后又一直在思考理论与实践如何结合方面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建设国家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学说《易经》中的一些原理是相通的,所以,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解决今天中国的很多关键问题。同时,他还认为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也面临一个媒介的问题,即中国人和西方人共同运用的语言,他便想到了西方哲学通用的数学原理。这就使他慢慢形成了文理科共同攻关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构想。他说,现在他和马如云教授所做的工作仅仅是一个开始,同时也只是数学方面的研究,还应该有更多学科的人参与到其中来,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
听讲的老师和学生们都觉得这次讲座很新颖,也很受启发。
(文:徐小磊 张箫 杨金锁;图:孙哲悍 贾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