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晚7点半,由复旦大学文学博士、青年文艺评论家刘涛主讲的“重返经典”第二十七讲“近年关于孔子的几次争论”于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教学4号楼演播厅开讲。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文学院部分师生一百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新闻学院)副院长杨华主持。
讲座开始,刘涛博士说在北京都听说我校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新闻学院)曾经发起的“读经运动”,对“重返经典”活动赞许。刘涛先简要介绍了近年关于孔子的争论,主要由2004年发生了“甲申文化宣言”、“蒋庆读经之争”和“《原道》10周年纪念”三件大事而成为具有标志性的一年,号称“保守主义年”。之后,他详细介绍了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争论,主要有十一次大的争论:2004年蒋庆读经争论、2005年儒教争论、2005年甘阳演讲《通三统》、2006年于丹讲论语引发争论、2006年10博士抵制圣诞节、2007年李零《丧家狗》争论、2009年胡玫电影《孔子》争论、2010年曲阜盖教堂争论、2011年天安门孔子像争论、2012年石衡潭《孔子与道》和秋风跪拜孔子争论。
接着,刘涛谈了几点自己的思考。首先,他具体分析了这十一次争论,探究争论挑起的不同主体。其次,他分析了争论挑起的原因,即中国晚清以来思想的不统一。最后,刘涛指出,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争论看一下中国思想界对孔子争论的具体情况。
之后,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新闻学院)副院长杨华根据刘涛博士的讲座总结出历史文化研究的“三通”,即历史与现实的共通、文史哲艺与宗教的共通和思考与角度的共通,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杨光祖教授就一些问题与刘涛博士交换了意见。首先,杨光祖阐释了自由主义、新儒学等的含义,而后说明了儒学、儒家和儒教的具体区别,指出应应时而变的解释三者关系,儒家和儒教本来都是一个伪命题,不要用西方的方法来解释儒家和儒教。最后,杨光祖着重强调孔孟老庄是中国人的信仰和精神家园,而孔子是中国的文化符号,每个人都要思考如何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刘涛博士现场还回答了学生提问。他在回答当代青年作家写作上存在什么问题时指出,青年作家最主要的问题在于阅读方向出现偏差,应将主要精力放在阅读中西经典上,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格局和作品的格局。
(文:张萧;图:孙哲悍 李俊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