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进校园系列活动”之 甘肃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新锐影视人才孵化营大师讲堂正式开讲

来源: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发布时间:2018-10-08浏览次数:15

10月17日下午,“文化名人进校园系列活动”之第三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篇电影展——甘肃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新锐影视人才孵化营大师讲堂正式开始。此次活动为期两天,六位来自各国的知名影视专家将会举办三场讲座,与来自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商学院、天水师范学院、兰州文理学院、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知行学院、西煌影视以及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等高校的14支代表队的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第一单元

来自德国的电影专家伊内戈·韦斯特米尔老师与现场学子分享了他同时兼任摄像师与导演两种身份拍摄的纪录片《龙之女》,这部讲述了在河南某功夫学校求学的众多女生日常生活的故事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视角以及作为外籍导演对中国文化求贤若渴般的探索,在学生提问环节中他解读了电影中众多元素的运用意图,并且鼓励学生要善于发现,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去寻找合适的选题。作为主要拍摄人类学纪录片的米切尔·塔比特老师在用自己的镜头向学生、向这个社会展现战争对于人类的影响,他在对自己的拍摄意图进行解释时说到:“纪录片不光是剪辑、拍摄,描述的更是人类的故事,要能够从中发现故事的本质。想要拍一部好的纪录片,就要热爱它,只有热爱,才会让你拍出精彩的东西。”“事件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我会不断地回到同一个地方进行拍摄,和被拍摄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每次我都尝试去寻找不一样的灵感,尽我所能去发现视野之外的东西,去尽力讲好每一个关于人的故事,发自内心的故事。”米切尔老师这样感慨道。

第二单元

荷兰籍华裔影视专家赵佳和荷兰著名导演弗朗西斯科·约瑟夫·安东尼斯·谢佛尔向在座学生分享了他们的拍摄经验。弗朗西斯科老师现场播放了他拍摄的纪录片《茶》,这位极富思辨力的导演从小对中国文化充满幻想,他觉得了解中国文化如同品茶,都要用好奇心去了解。“时代在改变,这个地球村的环境在被破坏,一切都在加速改变,所以我决心做心中的作品,来传播、交流哲学和文化。”当现场学生向弗朗西斯科老师询问他是如何创作纪录片时,他以自身经历回答:对音乐的执着;创作犹如剥洋葱一般让自己流泪,但是一定要坚持;努力去做一些严肃的纪录片来反映现实。

第三单元

来自美国好莱坞的著名剪辑师杰弗里·阿兰·杜伊在年轻时本想成为一名编剧,后来在辗转间却成了一名剪辑师,他这样解释自己的职业转化:“做电影的话,其实并没有很明确的方向,更多时候需要多者兼顾,什么都要懂一些。”杰弗里老师在现场与同学们共同分享了他本人参与剪辑曾获得格莱美最佳纪录片奖的影片。现场学子在提问中询问杰弗里老师要如何才能剪辑出优秀的影片时,杰弗里老师用他多年的经验回答到:“我所从事的纪录片剪辑中会大量接触到史料和原始素材,我会试图用剪辑的方式让这些陈旧的素材讲出新的故事来。纪实片中大多都是采访,我通常会先剪辑出采访的部分形成故事的基线,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视觉和音乐素材的添加以补充故事的完整讲述。要学会研究故事的内在节奏,找到情感上的呼应。”美籍华裔电影制片人及编导于晓在与同学们分享她担任摄像的纪录片《无界——曹勇十年》中,同时解读了她在拍摄这部纪录片时与主人公曹勇的沟通心得:摄像机是极具侵犯性的物体,它的存在可能会对拍摄对象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拍摄时双方要互相信任,摄像师不要刻意对人进行关注,只有做到忽视个体,这样才能做到纪录片内在的连续性。解说词的功用仅限于提供信息,但现今大多数纪录片却在大规模使用,使得解说词在隐约中引导观众的思维走向,因而会使观众失去自我认知,而这一点正是中国纪录片要走向西方急需重视改变的地方。

此次大师讲堂圆满结束,传媒师生倾情参与,各大高校代表团的学生在其间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展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思想的交汇碰撞。

人物简介: 

伊内戈·韦斯特米尔:德国电影专家。《围墙内的孤独》在洛迦诺电影节中获奖,并获圣得西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提名:作品《龙之女》在多伦多热门纪录片电影节中获最佳影片奖提名,2013年获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获儿童纪录片奖,2013年度德国导演奖。

米切尔·塔比特:法国电影专家。著名电影制片人和视觉人类专家。曾担任法国纪录片电影节执行制片人,并拍摄了阿拉伯海湾电影节采访电影导演的纪录片。2012年为出席戛纳电影节的导演们拍摄纪录片。

弗朗西斯科·约瑟夫·安东尼斯·谢佛尔:荷兰电影专家,专注音乐类纪录片,创办了Allegri  Film  Ltd。作品曾获得休斯敦国际电影节“最佳银奖”、荷兰电影节“荷兰电影评论人奖”以及1999年纽约电影节“世界奖章”。长篇纪录片A  LABRINTH  OF  MEMORY,一举获得“金色布拉格”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和电视节学生奖两项嘉誉。

赵佳:荷兰籍华裔电影专家,精通中、英、日、荷、德多国语言。其摄制的纪录片曾获德国长篇评论家协会大奖。2012~2014年间,作为执行或后期制作人,拍摄制作了关于中国现代音乐作曲家郭文景和时代变迁中传统艺术何去何从的纪录片INNER  LANSCHAPE与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中道路建设的多个侧面的纪录片《大路朝天》。

杰弗里·阿兰·杜伊:美国电影专家,她有近二十年编辑剪辑从业经验,制作过各类专题片、纪录片、电视片和商业片。曾为可口可乐、布拉德·普莱斯利、詹妮弗·洛佩兹及滚石乐队、老鹰乐队等商业片、音乐片制作剪辑。曾获得美国音乐电视协会最佳剪辑奖提名,2002年获艾美奖最佳多摄像机奖提名。 

于晓:美籍华裔电影制作人及编导。曾在美国PBS电视台SCETV担任制片人和导演多年,制作了大量纪录片和专题片。她同时也是独立制作人,其作品在美国及中国电视台包括中央电视台和江苏电视台展映。曾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美国豪卡默奖最佳纪录片奖,芝加哥银像电影节最佳评委奖、克利夫兰国际电影节故事短片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