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文化名人进校园系列活动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来源: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发布时间:2018-10-08浏览次数:38

透视文化转型  正视祛魅现实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文化名人进校园系列活动

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11月6日晚7点30分,应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院长、博士生导师周星教授以“当下文化转型判断的思路与价值判断”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101报告厅举行。学院领导,部分教职工、及300余名传媒学子齐聚一堂聆听讲座,共享文化盛宴。活动由副院长徐兆寿主持。这项活动是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文化名人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七。

 

文化转型时代的“祛魅”与欲望表达

“祛魅”起源于当代科学哲学,一般的理解为“曾经一贯信奉的或被追捧的人或物或事或感情或文化或定论,受到新的认识后地位下降”。

结合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现象,如南京大学110周年纪念标志受到网友嘲讽,周星教授认为我们正在面临着一场文化转型。“这是一个奇妙的年代,权威被打破,过去崇拜和奉真的东西遭遇流行的趋势和媚欲的铲除。怎么样变通和说服别人成为一个问题。”谈起当今文化环境,周星教授以部分文化乱象为例做出了全面分析:“这是属于中国的独特的文化现象,部分国产商业电影口碑差,票房好,‘芙蓉姐姐’们甚嚣尘上,追求出位。”他说,“这是一种欲望的表达,麻烦在于,我们如何面对现实,什么是对错。”他认为,我们的国家整体文化趣味在降低,文化呈现出复杂的样态。

 

新媒体传播时代的文化境况

对于“祛魅”年代欲望表达的现实,周星教授有着独特的认知:“如果说新一代的‘祛魅’是对于传统规范的抵触,是反叛楷模领袖,那么更可怕的是道德的无序和失范。”他把当今屡屡出现的诸如缺乏良知记者的谄媚报道,大学教授为出名而发表惊人言论等现象归结于当今文化年代人性和尊重的缺失,以及为了迎合政府、群众而导致的文化失态。“良知比对错更重要,知识里包含着人的情感,没有确定性,有的是法则性。”他认为,“当下文化的复杂性是前所未有的,我们的立场会改变文化转向和文化环境。”

从辩证的逻辑出发,周星教授还结合“祛魅”的反面——社会名流盲信大师和部分滥用职权的官员指出:“在当今文化境况下,缺少文化道德自律的人容易把持不住,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坚守。”

 

保持文化的纯洁性

面对如今意识形态政治与艺术纯洁性的对峙以及市场生存与艺术非功利性的矛盾,周星教授认为文化既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有自己发展的空间。“在艺术素养受到侵蚀的时候,人心容易轻浮和趋向诱惑。”他说,“我们要保持文化的纯洁性,正视现实与文化价值,我们要有自尊之心和怜爱之心。”对于文化价值,周星教授这样总结:“文化价值在于尊重正能量,宽容多样化,为文化发展提供个性化的场域。”

 

报告会结束后,周星教授还与学生进行了现场交流。

 

周星简介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院长,北京市重点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传媒与艺术实验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委员特约评论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影视史论,影视文化传播与艺术批评,艺术教育理论等。主持国家艺术科学“九五”规划项目、国家教育部“九五”项目各一项,作为第一参与者参与另3项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科研项目。承担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主持人,还主持横向项目4项。获得从2000年到2006年共七年全国CSSCI核心期刊艺术学科专家论文总量第一名。

  近年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30余次被《新华文摘》、《中国高校文科学术摘引》、《人大复印资料》等权威学术刊物全文转载。近年出版著作主要有:《从文学之隅到影视文化之路》(北京出版社)、《中国影视艺术理论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美育基础》(中国农业出版社)、《艺术概论》(中国邮电出版社)、《影视文学》等十余部。